过失致人重伤罪会判多少年?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一种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但很多人又不太清楚其法律后果的罪名。下面为你详细解释这个罪名以及它的量刑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过失致人重伤罪。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导致他人身体受到重伤的情况。这里的重伤,可不是一般的小伤,而是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比较严重的伤害程度。比如,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对过失致人重伤罪有明确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过,如果法律有其他特别规定的,就依照那些特别规定来处理。这里的“法律另有规定”,是指刑法分则中其他条文规定的过失犯罪中包含致人重伤情节的情况,就不再以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而是按照相应的罪名和量刑标准来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犯罪行为人的过失程度,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被害人重伤的具体程度,是多处重伤还是一处重伤,重伤对被害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等;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犯罪行为人在事后的态度,是否积极救助被害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等。 如果犯罪行为人在案发后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尽力减少被害人的痛苦和损失,并且积极赔偿被害人因重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那么在量刑时,法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从轻处罚。相反,如果犯罪行为人在案发后逃避责任,拒不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甚至对被害人进行威胁、恐吓等,那么在量刑时可能会从重处罚。 所以,过失致人重伤罪的量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一般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个幅度内进行量刑。如果你不小心涉及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