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数额达到多少会被判刑?


在一般的民间借贷关系中,单纯的欠钱属于民事纠纷,无论数额多少,通常是不会直接导致判刑的。也就是说,只是借钱不还,这只是个民事问题,会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债务人还钱。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当欠钱行为触犯刑法时,就可能会被判刑。比如,在法院判决要求还钱后,债务人明明有能力执行判决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就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这里的“情节严重”,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情形,但并没有明确和单纯的欠款数额挂钩。 另外,如果在借钱时就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对于“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是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不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