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没有谅解书的杀人案会如何判决?

我亲戚卷入了一起杀人案,对方家属不肯出具谅解书。我们很担心判决结果,想知道在没有谅解书的情况下,这种杀人案一般会怎么判,是会更严重吗?具体的量刑依据是什么呢?
展开 view-more
  • #杀人案判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杀人行为通常会涉及到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两个不同的罪名,而在没有谅解书的情况下,这两种罪名的判决会依据不同的法律条文来确定。 首先来了解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说的“故意”,就是犯罪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还积极地去实施这种行为,或者对他人死亡的结果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比如,甲因为和乙有深仇大恨,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杀害乙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故意杀人。在没有被害人谅解书的情况下,如果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法院通常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判处。例如,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他人,或者造成多人死亡等情形,就很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但如果存在一些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像犯罪人是因为受到被害人长期的欺压、虐待等原因而实施杀人行为,法院也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量刑,但整体上没有谅解书会使得从轻的幅度相对有限。 接着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意味着犯罪人并不是故意要让他人死亡,而是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丙在驾驶车辆时,因为疏忽没有注意到前方行人,导致将行人撞死,这就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在没有谅解书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犯罪人的过失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来量刑。如果犯罪人的过失程度较大,造成的后果严重,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如果情节较轻,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对杀人案进行判决时,除了考虑是否有谅解书以及犯罪的罪名和情节外,还会综合其他多种因素。比如犯罪人的自首情节,如果犯罪人在作案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还有立功表现,如果犯罪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犯罪人的悔罪态度也是法院考量的因素之一,如果犯罪人在庭审中表现出真诚的悔意,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等,也会对量刑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没有谅解书并不意味着法院会直接从重判决,而是会结合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以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合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