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适用浮动抵押制度?


浮动抵押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抵押制度,对于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小企业如何适用浮动抵押制度。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浮动抵押。浮动抵押是指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可以用自己现在和未来可能有的一些物品作为抵押来借钱。 从适用主体上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适用浮动抵押的主体是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中小企业显然符合这一主体要求,这就为中小企业利用浮动抵押制度进行融资提供了法律基础。 在抵押财产范围方面,如上述法律条文所述,中小企业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进行抵押。这意味着企业不必局限于现有的固定资产,未来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物品也能纳入抵押范围,大大增加了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财产价值。 关于浮动抵押的设立,根据《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中小企业与债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后,浮动抵押即生效。不过,如果想要该抵押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就需要去相关部门进行抵押登记。一般来说,登记部门为抵押人住所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当出现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浮动抵押就会确定。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设定抵押的,抵押财产自下列情形之一发生时确定:(一)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权未实现;(二)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解散;(三)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四)严重影响债权实现的其他情形。此时,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中小企业在适用浮动抵押制度时,虽然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优势,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合理评估自身的还款能力,避免过度负债。同时,要妥善管理抵押财产,确保在抵押期间财产的安全和正常经营。另外,在签订抵押合同和办理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以保障自身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浮动抵押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中小企业在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后,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制度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