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疗纠纷该如何分析?

我最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太清楚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这种情况。想知道在法律层面,分析医疗纠纷要考虑哪些因素,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和依据,以便能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展开 view-more
  • #医疗纠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对治疗方案与治疗结果有不同的认知而导致的纠纷等。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医疗纠纷。 从法律责任角度来看,医疗纠纷中涉及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的医疗损害责任相关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过错可能表现为误诊、漏诊、治疗不当等。例如,医生在诊断时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导致错误诊断,给患者造成了损害,那么医疗机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时,可能会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比如,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可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刑事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患者死亡,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 从证据收集角度分析,在医疗纠纷中,证据是关键。患者一方要注意收集病历资料、检查报告、费用清单等相关证据。医疗机构也有义务按照规定妥善保管病历等资料。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同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 从纠纷解决途径来看,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协商是医患双方直接就纠纷的解决方案进行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介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诉讼则是患者或医疗机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对这些解决途径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保障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分析医疗纠纷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责任、证据收集和纠纷解决途径等多个方面。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医患双方都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