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申请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和所需证据。 首先,申请劳动仲裁要先明确管辖的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意味着您可以选择在工作地点或者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申请。 其次,准备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接着是收集证据。证据在劳动仲裁中非常关键,它能证明您的主张。一般来说,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的证明材料。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也可以作为证据。 对于劳动报酬、加班费等争议,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明细等能证明工资数额和发放情况的材料很重要。如果主张加班工资,加班审批单、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能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必不可少。如果涉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辞退证明等是关键证据。 最后,将准备好的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总之,申请劳动仲裁要按法定流程进行,并且要充分准备好相关证据,以增加自己在仲裁中的胜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