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该如何申请认定?


医疗事故的认定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它涉及到患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医疗机构的责任判定。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申请医疗事故认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医疗事故的定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通俗来讲,就是医院和医生在给患者看病的过程中,因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不小心给患者造成了身体伤害,这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接下来,我们看看申请医疗事故认定的流程。第一步是要提出申请。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会在10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并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这里的医学会是一个专业的鉴定机构,他们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然后就是鉴定环节。医学会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鉴定组。鉴定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材料、陈述及答辩等,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在鉴定过程中,双方都有权利进行陈述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医学会会根据鉴定组的意见,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书会对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事故等级等作出明确的结论。 在申请医疗事故认定时,还需要注意准备一些材料。患者一方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病历资料(门诊病历、住院病历等)、相关检查报告等。医疗机构则需要提交的材料有: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等。 总之,申请医疗事故认定需要按照法定的流程进行,准备好相关的材料,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