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等级如何评定?
伤残等级评定是确定因伤、病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程度的过程,在很多涉及人身损害的案件中非常关键,比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伤残等级评定的相关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不同的情形适用不同的评定标准。在工伤案件中,适用的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根据该标准,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而在非工伤的人身损害案件中,一般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该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其次,评定的流程一般如下。以工伤为例,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组织专家根据鉴定标准进行评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对于非工伤的人身损害伤残评定,一般是在治疗终结后,由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人需要提供与鉴定有关的材料,如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后,会安排鉴定人员进行鉴定,一般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意见书。
最后,评定机构也有所不同。工伤的伤残等级评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这是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官方机构。而非工伤的人身损害伤残评定则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这些机构经过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和管理,具备专业的鉴定人员和设备。
总之,伤残等级评定是一个严谨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流程,由专业的机构进行评定,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公正、客观。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集资诈骗罪被判7年是否能减刑?
商船被撞后该如何进行赔付?
酒驾暂扣期间临时驾照怎么办理?
两个地方都交社保会冲突吗?
车祸私了之后还能追究责任吗?
电动车走自行车道违法吗?
专升本期间工作是否可以买社保?
单位社保权益记录单在哪里打印?
领证是否需要去户籍所在地?
大伯的宅基地被别人强占了该怎么处置?
殴打致轻伤二级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离婚时一方有病能离婚吗?
婚前债务被执行会有怎样的后果?
儿子没满月时离婚会怎么判决?
判无期徒刑到老了还会一直在牢房里吗?
我不能去民政局离婚吗?
赡养老人是否可以多继承房产?
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权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婚姻法关于军人离婚有哪些要求?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