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如何免除行政处罚?
我前几天和朋友聚会喝了点酒,之后开车回家路上被查出来醉驾。我很担心会受到行政处罚,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想问下醉驾有没有办法免除行政处罚呢?具体要怎么做?
展开


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在我国,醉驾属于危险驾驶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甚至可能触犯刑法。下面为你详细说明相关情况。 首先,从行政处罚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表明醉驾一般情况下是会面临行政处罚的。 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有可能不给予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例如,如果驾驶员只是刚刚启动车辆,还未驶离停车位就被查获,并且血液酒精含量刚刚超过醉驾标准,同时积极配合执法,态度良好,这种情况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轻微。 另外,在实践中,如果存在证据不足等程序问题,也可能导致无法进行行政处罚。比如在检测血液酒精含量时,检测设备出现故障、检测程序不符合规范等,使得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受到质疑,那么也难以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然而,即便存在可能免除行政处罚的情形,醉驾毕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而且,醉驾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切勿酒后驾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