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过程中怎样避免公摊面积潜规则?


在买房过程中,公摊面积的确是一个容易出现潜规则的地方。下面为您介绍一些避免陷入公摊面积潜规则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指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公用部分建筑面积,比如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商品房销售可以按套(单元)计价,也可以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套内建筑面积部分为独立产权,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共有产权,买受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在购房前,要仔细查阅相关文件。查看开发商提供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证件,这些文件中通常会对公摊面积的范围和比例有所说明。您还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公摊面积的详细计算资料,包括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所以,对于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发商是有责任的。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公摊面积的相关条款。合同中应注明公摊面积的具体数字、公摊的部位、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等内容。如果合同中对于公摊面积约定不明确,日后一旦出现纠纷,购房者的权益可能难以得到保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处理。 此外,购房者还可以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该楼盘的公摊面积情况。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一般会对公摊面积的计算和公示有一定的规范和监管。您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现场查询等方式,核实开发商公布的公摊面积是否合理。同时,也可以参考同地段、同类型楼盘的公摊面积情况,对比判断自己所购房屋的公摊是否存在异常。 最后,如果在购房过程中发现开发商存在公摊面积方面的潜规则,比如故意虚增公摊面积、不按规定公示公摊情况等,购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先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房地产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