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如何购买土地使用权?


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个人和单位不能购买土地所有权,但可以依法购买土地使用权。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相关内容。首先是土地使用权的获取方式,主要有出让、划拨和转让三种。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出让合同。出让的方式又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等。招标出让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国有土地使用权投标,根据投标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拍卖出让则是指出让人发布拍卖公告,由竞买人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公开竞价,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挂牌出让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协议出让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有意受让人直接向国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偿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国有土地的代表与有意受让人进行谈判和切磋,协商出让土地使用的有关事宜的一种出让方式。而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在购买土地使用权时,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明确用地需求、投资规模、预期收益等。还要查询土地信息,了解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权属等情况。可通过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网站、政务窗口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之后就是办理手续。若通过出让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要与出让方签订出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土地出让金。之后,办理土地登记手续,领取土地使用证书。如果是转让方式,要与转让方签订转让合同,支付转让价款。转让双方还需共同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划拨土地若要转让,需先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后,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并缴纳土地出让金,再进行转让和登记。总之,购买土地使用权涉及众多法律规定和程序,务必严格依照法律要求操作,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