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计提企业所得税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开了家小公司,到了计提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算。听说计算方法还挺复杂的,我就想弄清楚这企业所得税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都有哪些步骤和依据,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企业所得税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计提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我们首先要理解几个关键概念。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得出的需要缴纳所得税的所得金额。通俗来讲,就是企业赚的钱,在按照税法要求做了一些调整之后的数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不过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这里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就是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有两种。直接法下,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收入总额就是企业在这个时期内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收入总和;不征税收入是指那些按照税法规定不用交税的收入;免税收入同样是不用交税的收入,但和不征税收入的性质有所不同;各项扣除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合理支出,比如成本、费用等;以前年度亏损就是企业以前年份没赚够钱的数额,可以在计算今年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扣除。 间接法下,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会计利润总额就是企业按照会计方法算出来的利润,纳税调整项目金额就是因为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的数额。比如有些费用在会计上可以扣除,但税法规定不能扣或者不能全额扣,这时候就要进行调整。 举个例子,一家企业全年收入总额是1000万元,不征税收入50万元,免税收入30万元,各项扣除共计700万元,以前年度亏损100万元。按照直接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1000 - 50 - 30 - 700 - 100 = 120万元。如果该企业适用25%的税率,且没有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那么应纳税额 = 120×25% = 30万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