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如何规范执行程序中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

我有一笔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后对方一直没按时还钱。现在到了执行阶段,我想了解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怎么算。听说最高法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来规范计算,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规范的,想请懂的人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债务利息计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执行程序中,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是一个重要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对其进行了规范。首先,我们要明确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构成。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 一般债务利息,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来计算的。如果法律文书中对利息的计算方式有明确规定,就按照这个规定来计算。例如,法律文书规定按照年利率 6%计算利息,那么在相应的期间内就按照这个标准计算。这就好比你借钱给别人,你们事先约定好了利息怎么算,那就按约定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 = 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 × 日万分之一点七五 × 迟延履行期间。这里的日万分之一点七五是固定的计算标准。比如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对方要还你 10 万元本金(不包含一般债务利息),对方迟延履行了 100 天,那么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就是 100000×0.000175×100 = 1750 元。 对于计算的起始时间,自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如果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分期履行的,自每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履行期间的,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而终止时间,是被执行人履行完毕之日;如果是人民法院划拨、提取被执行人的存款、收入、股息、红利等财产的,相应部分的加倍部分债务利息计算至划拨、提取之日;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拍卖、变卖或者以物抵债的,计算至成交裁定或者抵债裁定生效之日;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通过其他方式变价的,计算至财产变价完成之日。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比如既有一般债务利息,又有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并且涉及分期履行等情况,计算起来可能会比较繁琐。但只要依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步一步进行计算,就能准确算出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这样的规范有助于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促使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