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怎么计算?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出口环节免税且退还以前纳税环节的已纳税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般贸易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有“免、抵、退”税和“先征后退”两种。“免、抵、退”税办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计算公式如下: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当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 当期应退税额;当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 0。 “先征后退”办法主要适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应退税额 = 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这些计算方法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不同商品的退税率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出口退税率文库》中有明确规定,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商品代码来确定适用的退税率。此外,在计算出口退税时,企业还需要注意出口货物的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凭证的合规性和准确性,以确保退税申请能够顺利通过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