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成本怎么计算?


库存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几种。 首先是个别计价法。这种方法很好理解,它是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举个例子,您的商店进了两批同一商品,第一批进价是 10 元每个,进了 100 个;第二批进价是 12 元每个,进了 200 个。当您卖出商品时,能明确知道卖的是哪一批的,就按照该批的进价来计算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依据是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存货成本计算方法,个别计价法能准确反映每一件存货的成本。 其次是先进先出法。它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销售或耗用),以这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比如您前面进的两批商品,先卖出去的就按照第一批 10 元每个的成本计算,等第一批卖完了,再卖的就按照第二批 12 元每个的成本计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然后是加权平均法,又分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计算公式为: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适用于存货收发比较频繁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