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我自己开了一家小店,有不少货物库存。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就犯难了,不太清楚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计算使用或者销售存货的成本。想了解一下常见的计算方法都有啥,每种方法适合在什么情况下用,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
展开


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首先是先进先出法。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被销售出去,在计算存货成本时,用的是最早购入存货的成本。打个比方,你进了三批货,第一批10个,单价10元;第二批15个,单价12元;第三批20个,单价15元。如果销售了25个,按照先进先出,就先算第一批的10个,再算第二批的15个,成本就是10×10 + 15×12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规定企业可以采用此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库存周转较快的企业。 其次是加权平均法。它是将期初库存和期间购入的存货按照数量加权平均,算出平均成本,然后乘以期末存货数量得出存货成本。公式为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结存存货成本 + 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 + 本次进货数量)。这个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比较均衡,适合库存周转速度较为平稳的企业。 还有个别计价法,也叫特定成本法。就是根据每个具体存货的购入成本进行计算,把存货按照具体成本来核算。比如一些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就适合用这个方法。它能准确反映每一批存货的实际成本。 另外,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算出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并且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要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所使用的存货成本计算方法。 相关概念: 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按此顺序计算成本。 加权平均法:综合考虑期初库存和期间进货情况,计算平均成本。 个别计价法:针对每个具体存货的实际购入成本核算。 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进货后重新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