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商户名称和经营范围如何变更?


个人工商户名称和经营范围的变更涉及到一系列法定程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来解释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个人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名称是个体工商户区别于其他市场主体的标志,而经营范围则明确了其可以从事的经营活动的界限。变更名称和经营范围,就是对这两个重要登记事项进行修改。 对于名称变更,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家庭成员间变更经营者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当你要变更名称时,需要先确定新的名称是否符合规定,不得与已登记注册或已预先核准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名称相同,也不能含有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内容。 接着是经营范围变更。如果变更的经营范围中有需要前置许可的项目,也就是某些经营活动必须先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能开展的,应当先取得相关批准文件。比如要从事食品销售,就需要先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申请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申请人签署的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申请书;(二)申请经营场所变更的,应当提交新经营场所证明;(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在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时,除了一般的变更登记申请书外,如果涉及前置许可项目,还需要提交相关的批准文件。 办理变更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你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明、原营业执照正副本等,如果涉及前置许可项目,还要带上相应的批准文件。然后,前往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办事窗口,提交材料。工作人员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就会受理你的申请。之后,经过一定的审核时间,审核通过后,你就可以领取新的营业执照,上面会显示变更后的名称和经营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