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个人所得税是退税还是补税?


要判断个人所得税是退税还是补税,主要是通过计算个人年度应纳税额与已预缴税额之间的差异。如果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就会产生退税;反之,如果已预缴税额小于年度应纳税额,则需要补税。 下面为你介绍具体的判断方式。首先,你可以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 APP 来进行查询和计算。登录 APP 后,在首页找到“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然后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你完善收入、扣除项目等信息,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你应纳税额和已预缴税额,并显示是退税还是补税。 其次,你也可以自己计算。计算时需要先确定综合所得收入额,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额的计算方法是:工资、薪金所得以全部收入为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接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 元 - “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 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最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算出应纳税额后,与你已预缴的税额作比较,就可以知道是退税还是补税了。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第十二条规定,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这些规定明确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和汇算清缴的时间等相关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