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做工伤认定该怎么要求赔偿?


在没有做工伤认定的情况下要求赔偿,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途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伤认定的概念。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确定您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没有做工伤认定,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和解决办法。 一种情况是还在规定的申请期限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所以,您可以抓紧时间去申请工伤认定,一旦认定为工伤,就可以按照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另一种情况是超过了申请期限。如果超过了1年的申请期限,无法进行工伤认定,也不意味着不能获得赔偿。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用人单位如果对您的受伤存在过错,比如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等,您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过,在民事诉讼中,您需要自己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以及您的受伤与工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没有做工伤认定要求赔偿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如果还在期限内,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超过期限则可以考虑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