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环境侵权该怎么维权?


当发现环境侵权时,可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权。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环境侵权。环境侵权是指因行为人排放污染物或者从事其他开发利用环境的活动,造成了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从而损害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或环境公共利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专章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为环境侵权维权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第一步是收集证据。这是维权的基础,证据充分才能更好地主张自己的权益。可以收集的证据包括现场的照片、视频,记录下污染的情况,如工厂排放黑烟、污水等;检测报告也是关键证据,可找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对污染指标进行检测,比如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土壤或水体的污染程度等。此外,相关的证人证言也很重要,比如周围居民看到污染情况的描述。 接着,可以与侵权方协商。直接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单位沟通,要求他们停止侵权行为,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沟通的记录,比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向环保部门投诉。环保部门有职责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和查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保部门有权对污染企业进行检查、责令整改,甚至给予行政处罚。向环保部门投诉时,要详细说明侵权的情况和证据。 还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可以请求环保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调解是一种相对温和的解决方式,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一个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么可以考虑通过诉讼途径维权。向法院提起环境侵权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环境侵权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由侵权方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受害者的举证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