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拆迁协议无效?


拆迁协议,简单来说就是拆迁方和被拆迁人就拆迁补偿、安置等相关事项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份协议可能会被判定为无效。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申请拆迁协议无效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哪些情形下拆迁协议会被认定为无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签订拆迁协议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那么该协议就是无效的。另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要是双方签订协议并非出于真实意愿,存在虚假意思表示,协议也会无效。还有,当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协议同样会被认定无效。 接着说申请的流程。第一步是收集证据。你需要找到能够证明协议符合上述无效情形的相关证据。比如,如果是存在欺诈情况,你要收集对方欺诈的相关材料,像虚假的宣传资料、不实的承诺记录等。如果是因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要找出对应的法律条文以及协议违反该条文的具体表现。 第二步是选择解决途径。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协商解决。你可以先尝试与拆迁方沟通,向他们说明你认为协议无效的理由和依据,看能否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解除该无效协议。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就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步,若选择诉讼,你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在起诉状中,要清楚地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即请求法院判定拆迁协议无效)、事实和理由(详细说明协议无效的具体情形和依据)。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双方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提供证据。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总之,申请拆迁协议无效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按照合理的流程,收集充分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