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帮工自己受伤了该如何维权?


在义务帮工的过程中,如果帮工人自己受到了伤害,其维权的途径和依据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义务帮工。义务帮工是指帮工人自愿、无偿地为被帮工人提供劳务的行为。比如你主动去帮邻居搬家、干农活等,不收取任何报酬,这就是义务帮工。 当义务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自己受到伤害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举例来说,如果你去帮邻居盖房子,在过程中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受伤了,一般情况下,邻居作为被帮工人,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如果被帮工人明确拒绝了帮工,而帮工人还是坚持帮工并受伤,被帮工人虽然不用承担赔偿责任,但基于公平原则和人道主义,需要在受益范围内给予适当补偿。比如邻居明确说不用你帮忙盖房子了,但你还是去了并且受伤,邻居在自己受益的范围内给你一些经济上的补偿。 要是帮工人的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那么第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上述解释第五条规定,第三人不能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比如在帮工过程中,被路过的车辆撞伤,车辆驾驶人就是第三人,他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找不到车辆驾驶人或者他没有赔偿能力,被帮工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在维权的途径上,帮工人可以先和被帮工人、第三人进行协商。把自己的损失情况和赔偿要求提出来,争取达成一致的赔偿协议。如果协商不成,帮工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帮工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比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以及能证明帮工事实的证人证言等,来支持自己的诉求。总之,义务帮工受伤后,要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