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死亡了如何确认劳动关系,确认方式是怎样的?


在申请人死亡的情况下确认劳动关系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法律规定和操作方式的问题。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支付报酬这种关系。确认劳动关系在法律上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涉及工伤认定、工资福利等权益问题。 当申请人死亡时,确认劳动关系的主体可以发生变化。一般由其近亲属来继续处理相关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近亲属的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他们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来申请确认死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在确认劳动关系的方式上,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是协商。近亲属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要求其承认死者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有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如果愿意配合,事情会相对简单。比如用人单位主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承认死者曾是单位员工等。 第二是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不成,近亲属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在仲裁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这些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等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要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是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近亲属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劳动关系是否存在进行最终的判定。 总之,在申请人死亡的情况下,其近亲属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确认劳动关系,维护死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