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中介如何定罪量刑?


在我国,对于不法中介定罪量刑需根据其具体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来确定。 首先,如果不法中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会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由各地司法机关按照相关规定来确定具体标准。 其次,若不法中介在房地产等交易过程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可能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另外,如果不法中介在提供中介服务时,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中介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构成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总之,具体的定罪量刑要结合不法中介的具体行为和造成的后果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