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保健品如何定罪量刑?


非法经营保健品的定罪量刑需依据具体情形来判断。 首先,在我国,如果非法经营保健品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会以非法经营罪论处。该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存在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非法经营行为包括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等情况。一般来说,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曾因非法经营保健食品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保健食品的等情形,会被认为情节严重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等情形,通常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此外,如果非法经营的保健品存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情况,可能会触犯《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随着销售金额的增加,量刑也会加重,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要是非法经营的保健品属于假药,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总之,具体的定罪量刑要综合案件的各种因素,如经营数额、违法所得、产品质量、危害后果等进行判断。 相关概念: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销售伪劣产品罪: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假药: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变质的药品;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等情况的药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