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款项该如何应对?


当遇到公司拖欠款项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应对: 首先是协商方式。这是比较便捷的办法,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你可以尝试和对方公司沟通,商量诸如分期还款等解决方案。这种方式能够维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但缺点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保障,如果对方不履行协商结果,可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其次是申请支付令。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据债权人的书面申请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目的是督促债务人履行给付义务。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来索要欠款,该方式成本较低。不过它容易失效,一旦失效就可能转入诉讼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相关申请流程。 然后是诉讼方式。若无法与对方达成一致意见,索要欠款无果,那么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 、起诉状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后,如果对方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仍不还钱,债权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做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种方式虽然有执行力的保证,但用时较长。 如果公司拖欠的是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专门的解决途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因为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也可以进行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等情况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劳动者有欠条,还能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判决后单位不支付的,可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外,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相关概念: 支付令:由人民法院依据债权人的书面申请而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用来敦促债务人履行特定的给付义务。 劳动仲裁:当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以及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