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承包前的债务该怎么处理?
我所在的企业准备进行承包经营,但是对于承包前遗留的一些债务问题,大家都不太清楚该如何解决。担心处理不好会影响后续企业的正常运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处理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企业承包前的债务处理方式需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首先,“承包经营责任制”不会改变企业的法律属性。在实行该制度后,企业对外签署合同的主体依然是原先的企业,并非企业经营者个人。所以,无论是承包前还是承包后产生的债权债务,承担者均为原来的企业本身。承包方不能以债务属于承包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为由,拒绝接受或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应当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在核定承包基础数值时,要将承包前的债权债务纳入考量范围,并据此合理设定利润基础数值以及递增比例。例如,如果承包前企业有一笔较大的债务,那么在设定承包基数和利润递增比例时,就需要考虑到偿还这笔债务可能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 若在设定承包基础数值及递增比例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承包前的债权债务因素,则在承包运营期间,企业需以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双重身份,负责接收或偿还相关款项。对于已接收的债权,应按照其实际金额计入上缴利润指标;而对于偿还债务所产生的支出,则应从上缴利润指标中予以扣除。 从法律条文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在企业承包的情境中,这些规定意味着企业债务的转移或者第三人加入债务承担等情况,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定程序和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