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不判该怎么处理?


在探讨诈骗罪不判的处理办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当出现诈骗罪不判的情况时,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一方面,也许是证据不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必须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如果证据不满足这个要求,法院是不会作出有罪判决的。另一方面,可能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若你遇到诈骗罪不判的情况,首先可以查看司法机关给出的处理结果文书,明确不判的具体原因。若认为是证据不足,而你又掌握新的证据,可以将这些证据提供给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要求他们重新进行调查和审查。 如果是因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但你遭受了财产损失,那么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你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返还被骗取的财物,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此外,你还可以向相关的司法机关进行申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不过要注意,申诉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在申诉过程中,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证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