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一方不同意调解起诉到法院,我该如何应对?


当轻微伤一方不同意调解并起诉到法院时,作为被告,你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首先,要积极接收法律文书。在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后,需仔细阅读其内容。起诉状副本会明确原告的诉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你可以从中了解对方的主张,比如要求你赔偿的具体金额、赔偿项目等。这些法律文书上还会注明重要的时间节点,例如举证期限和开庭时间,你务必牢记并遵守,否则可能会对自己的权益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认真准备答辩。你需要针对原告在起诉状中提出的诉求和理由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撰写答辩状。答辩状要清晰地表明你的观点和立场,如果原告的诉求不合理或与事实不符,你要在答辩状中详细说明。比如,若对方主张的赔偿金额过高,你可以说明合理的赔偿范围和依据。同时,你还可以在答辩状中提出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证据。 再者,全面收集证据。证据是诉讼的关键,你要收集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各类证据。比如,如果事件发生时有相关的证人,你可以请证人出具证人证言,或者在开庭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若有监控录像、照片等能还原事件经过的材料,也应及时收集并提交给法院。另外,对于一些书证,如医疗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要仔细审查其真实性和关联性。 最后,按时参加庭审。庭审是解决纠纷的重要环节,你要按照法院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真听取原告的陈述和主张,在轮到自己发言时,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于法官的提问,要如实回答。如果自己对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不太熟悉,也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这一规定明确了被告答辩的程序和时间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