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巨大该如何处理?


当单位进行集资诈骗且数额巨大时,需要明确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下面将从法律概念、法律规定以及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集资诈骗的概念。集资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的方法来非法集资。这里的非法占有,简单来说就是单位不打算把筹集来的资金归还给出资人,而是据为己有。诈骗方法通常是使用虚假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让出资人误以为投资项目可靠,从而把钱交出来。 在我国,关于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巨大的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明确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于“数额巨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当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巨大时,处理方式一般如下:司法机关会首先对单位的集资诈骗行为进行立案侦查,收集相关的证据。一旦证据确凿,检察机关会对单位以及相关责任人员提起公诉。在审判阶段,法院会根据具体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等,按照刑法的规定进行判决。对单位会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会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和情节,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并可能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你发现所在单位有集资诈骗的嫌疑,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比如公安机关、金融监管部门等。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证据,比如相关的文件、聊天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司法机关。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