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如何进行自辩,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我被指控犯了诈骗罪,但我觉得自己是冤枉的,想为自己辩护。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诈骗罪是依据什么来认定的,我该从哪些方面给自己辩护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呢?希望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展开


在法律中,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对于诈骗罪的自辩,首先要明确其认定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关于“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是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但各地区会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自辩时,可以从主观方面进行分析。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能够证明自己在行为过程中没有这种主观故意,例如有合理的商业理由、交易目的等,就可以作为有力的辩护点。比如,你和对方有真实的交易往来,只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导致交易出现问题,并非一开始就想骗取对方财物。 从客观行为方面,要分析是否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情况。若你能证明自己没有实施这些行为,或者对方所认为的“欺骗”是基于误解等原因造成的,也有助于自辩。比如,某些信息的差异是因为双方沟通不畅,而不是你故意隐瞒。 此外,还可以对诈骗数额进行审查。如果指控的数额不准确,比如存在重复计算、包含了合理的费用等情况,应及时提出并提供相应证据。同时,证据的合法性也是自辩的重要方面。如果指控你的证据来源不合法,比如通过非法手段收集,那么这些证据可能不能被法庭采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