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起诉拖欠工资该怎么答辩?


当公司面临被起诉拖欠工资的情况时,进行答辩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以下是详细的答辩要点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公司要对拖欠工资的事实进行核实。这意味着要仔细查看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文件。比如,确认是否存在工资计算错误、考勤记录不准确等情况。若发现确实存在计算错误等问题,应及时纠正,避免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的“无故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如果是因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工资,或者是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 在答辩过程中,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说明拖欠工资的原因。若公司确实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等客观问题,可以提供相关的财务报表、银行流水等证据,证明公司并非无故拖欠工资。同时,要表明公司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资金问题,如与供应商协商延长付款期限、寻求融资等。 二是证明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情况。比如,公司是否提前告知员工工资发放可能会延迟,以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安抚员工情绪。可以提供聊天记录、会议纪要等作为证据。 三是提出解决方案。公司可以在答辩中提出具体的还款计划,明确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利息或赔偿金。 此外,公司还需要注意答辩的程序和方式。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答辩状应包含公司的基本信息、答辩理由、证据清单等内容。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进行答辩。 总之,公司在被起诉拖欠工资时,要积极应对,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合理的答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