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正式办理结婚手续该怎么办?


在我国,结婚不仅仅是举办一场热闹的婚礼,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就是领取结婚证,这才是婚姻关系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关键。如果未正式办理结婚手续,可能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一些法律问题和困扰,下面为你详细分析及提供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关系在法律上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也就是说,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双方就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只能算同居关系。 对于财产方面,由于没有夫妻关系,财产分割不能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来处理。在同居期间,双方各自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一般归各自所有。如果是双方共同购置的财产,通常按照出资比例来划分。例如,两人一起出资购买了一套房子,那么就根据各自出资的份额来确定房屋的归属和权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这意味着,如果在同居期间因为财产分割产生纠纷,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在子女抚养问题上,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双方都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关于子女的抚养权和抚养费的问题,同样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如果双方希望建立合法的婚姻关系,那就需要尽快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时,需要携带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在完成结婚登记后,双方的婚姻关系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财产、继承、抚养等方面都能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总之,未正式办理结婚手续虽然不影响双方共同生活,但在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法律权益时,可能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建议尽早办理结婚登记,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