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斗殴怎样认定违法与犯罪?


在法律领域中,对于双方斗殴行为,认定其属于违法还是犯罪是有着明确区分和标准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来了解一下违法层面的双方斗殴。这里主要涉及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该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双方斗殴中,如果情节比较轻微,比如只是造成了对方轻微的擦伤、淤青等皮外伤,并且没有使用器械,冲突很快就被制止,没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情况,通常会被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 接下来,看一下犯罪层面的双方斗殴。这主要可能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成帮结伙地进行殴斗。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如果双方斗殴符合上述情形,就可能构成聚众斗殴罪。 另外,如果在斗殴过程中,一方故意伤害另一方身体,并且造成了对方轻伤以上的伤害结果,那么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实际认定双方斗殴是违法还是犯罪时,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斗殴的原因、参与人数、使用的手段、造成的伤害后果、社会影响等。比如斗殴原因是因为一些琐事引发的口角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和为了争夺非法利益而进行的有组织斗殴,性质是不一样的。参与人数众多且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斗殴,和两人之间简单的推搡厮打,处理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异。总之,只有全面考量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判断双方斗殴行为究竟是违法还是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