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产品刑事案件中如何认定违法所得数额?
我涉及一起伪劣产品刑事案件,现在对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不太清楚。不知道在这类案件里,到底是按哪些标准来确定违法所得数额的,是算全部销售收入,还是扣除成本后的盈利,很担心数额认定不准确影响判决结果,想了解下具体的认定方法。
展开


在伪劣产品刑事案件中,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违法所得。通俗来讲,违法所得就是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关于伪劣产品刑事案件中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虽然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条文作出精准界定,但相关的司法实践和一些指导性意见能为我们提供参考。一般而言,违法所得不应该简单等同于全部的销售收入。因为全部销售收入里可能包含了合法的成本投入,如果将成本也计入违法所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通常是用全部销售收入减去合理的成本来确定违法所得数额。这里的合理成本,是指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而投入的必要的、合理的支出,比如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正常的运输费用等。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一些司法解释精神,强调在计算违法所得时,要遵循罪责相适应原则,不能让犯罪嫌疑人承担不合理的责任。所以,认定违法所得数额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以确保既打击了犯罪行为,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样做也符合我国刑法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得对犯罪行为的惩处更加合理和准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