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婚姻诈骗罪进行定性?
我最近在生活中听说了一些骗婚的事情,感觉特别可怕。自己也到了适婚年龄,有点担心。就想了解下到底怎么去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构成婚姻诈骗罪呢?是从行为表现判断,还是有其他标准呀,想详细弄清楚。
展开


婚姻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它常被叫做“婚骗”“骗婚”。 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婚姻诈骗罪”这一独立罪名。不过在司法实践里,若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会以诈骗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婚姻诈骗行为通常有这些表现:一是用虚假身份和他人结婚,骗到对方财物后,婚后直接消失;二是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比如伪造债务,骗取对方财产;三是以结婚为手段,骗取对方房产、车辆等重大财产权益,达到目的后就离婚或者抛弃对方。 要判断是否构成婚姻诈骗罪,得看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上,诈骗者要有非法占有财物的故意;客观上,要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处分财物。并且,实施这些行为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同时,还得注意区分婚姻诈骗和正常婚姻中的财产纠纷,关键就在于是否存在非法占有财物的故意以及相应欺骗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