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


在探讨如何界定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医疗事故和医疗事故罪的概念。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而医疗事故罪,则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从法律条文的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医疗事故罪。该条文指出,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就为我们界定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律依据。 那么,具体如何判断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第一,主体方面。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这里的医务人员是指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对病人救治、护理工作的医生和护士等。如果主体不是医务人员,即使在医疗活动中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也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罪。 第二,主观方面。构成医疗事故罪要求医务人员主观上存在过失。这种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如果医务人员是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那就可能构成其他犯罪,而不是医疗事故罪。 第三,行为方面。医务人员必须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例如,值班医生擅离职守,延误对危急病人的抢救;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第四,结果方面。必须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这里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法律上有相关的认定标准,一般是指造成就诊人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如果只是轻微的损害,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最后,行为与结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如果虽然医务人员有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就诊人的损害结果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那么也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罪。 综上所述,界定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综合考虑主体、主观方面、行为、结果以及因果关系等多个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疑似医疗事故犯罪的情况,建议及时通过合法途径,如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