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该如何认定?
我孩子在学校总被同学欺负,对方会故意推搡、言语辱骂,还孤立我孩子。我想知道这种情况算校园欺凌吗,法律上对于校园欺凌是怎么认定的呢,我该怎么判断孩子遭遇的是不是校园欺凌?
展开


校园欺凌的认定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考量因素。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校园欺凌的概念。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从行为主体来看,校园欺凌发生在学生之间,这里的学生涵盖了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的学生群体。例如,在中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在高校里,也可能存在同学之间的欺凌现象。 从行为方式上,包括肢体行为,像殴打、推搡、抢夺财物等,这些行为直接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言语行为,如辱骂、嘲笑、起侮辱性绰号等,会对受害者的精神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还有网络行为,通过网络发布恶意言论、曝光隐私、进行网络威胁等。 判断是否构成校园欺凌,还需要考虑行为的主观故意性。即实施行为的一方是故意去欺负、侮辱另一方,而不是偶然的、非故意的冲突。同时,要考量行为的后果,是否给受害方造成了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比如,受害者因为遭受欺凌而出现身体上的伤痛、财物丢失,或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法律对于校园欺凌认定及处理的重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