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虚假仲裁该如何界定工伤赔偿?

我在申请工伤赔偿时,担心遇到虚假仲裁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在工伤赔偿里,怎样就算是虚假仲裁。想了解一下虚假仲裁在工伤赔偿里是怎么界定的,有哪些具体的判断依据和标准呢?
展开 view-more
  • #虚假仲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虚假仲裁如何界定工伤赔偿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相关概念。虚假仲裁,指的是当事人出于非法目的,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恶意串通,使仲裁机构作出错误裁决的行为。而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依法从用人单位获得的经济补偿。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了虚假诉讼罪,虽然仲裁不属于诉讼范畴,但虚假仲裁行为在本质上与虚假诉讼有相似之处,都破坏了正常的司法或准司法秩序。在工伤赔偿领域,界定虚假仲裁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当事人的主观故意。虚假仲裁的当事人往往具有通过虚假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故意。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恶意串通,虚构工伤事故,以骗取工伤保险金或者让用人单位逃避其他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明知工伤事实是虚假的,但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进行仲裁。 其次是证据的真实性。真实的工伤赔偿案件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工伤的发生、伤害程度以及与工作的关联性。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是伪造的,如伪造医疗诊断证明、虚假的事故报告等,就可能构成虚假仲裁。例如,劳动者为了获得更高的赔偿,伪造了一份病情更严重的诊断证明。 再者是仲裁程序的合法性。仲裁机构在审理案件时,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如果在仲裁过程中存在违反程序的行为,且这种行为与虚假仲裁有关,也会影响对虚假仲裁的界定。比如,一方当事人隐瞒了关键事实,或者仲裁员在审理过程中存在偏袒行为等。 最后是仲裁结果的合理性。如果仲裁结果明显不符合常理,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也可能暗示存在虚假仲裁的情况。例如,工伤赔偿的金额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或者赔偿项目与实际伤害情况不相符。 综上所述,界定虚假仲裁下的工伤赔偿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故意、证据的真实性、仲裁程序的合法性以及仲裁结果的合理性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全面审查,才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虚假仲裁行为,维护工伤赔偿制度的公平公正。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