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留给子女的钱没有遗嘱或者公证该如何存到银行?


如果父母留给子女的钱没有遗嘱或者公证,要存到银行,需分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知道存款密码:继承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存款人死亡证明、能证明继承人身份及与存款人关系的材料(如户口本、亲属关系证明等 ),前往银行办理取款业务,之后就可以自行将钱存入银行。银行会要求提供这些材料来确认取款人的合法身份。 要是不知道存款密码:在2024年6月1日新规定实施后,若同一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账户余额合计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继承人无需办理公证手续。继承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存款人死亡证明、继承人关系证明等材料到银行营业网点咨询,银行核实身份后,协助办理取款等手续,之后再存入银行。 若存款超过5万元,继承人应先办理继承公证。向公证机构提供存款人死亡证明、继承人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公证机构审核后出具继承公证书。然后,继承人凭继承公证书、本人身份证等前往银行办理取款或过户等手续,再将钱存到银行。 如果继承人之间对存款的继承存在争议,无法办理继承公证,可能需要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对存款进行分割,继承人可凭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前往银行办理取款,之后再存入银行。 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就是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进行财产继承。 继承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 诉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