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如何认定的?

我之前旁听了一场庭审,过程中有人情绪激动开始大闹法庭,当时现场很混乱。我就想知道,在法律上像这种情况,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会被认定为扰乱法庭秩序罪呢?想了解下认定的标准和依据。
展开 view-more
  • #法庭秩序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在法庭开庭审理案件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或旁听人员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该罪的认定方式。 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诉讼参与人,如原告、被告、辩护人、证人等,也可以是旁听人员或其他人员。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实施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都可能构成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九条的规定,对该罪的主体并未进行特殊限制。 其次,主观方面,构成此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法庭秩序,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有人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故意在法庭上大吵大闹、辱骂司法工作人员等,其主观故意明显。 客观方面,根据刑法规定,有以下几种行为会被认定为扰乱法庭秩序罪。一是聚众哄闹、冲击法庭。例如,在法庭庭审过程中,部分人员组织多人一起大声喧哗、吵闹,严重影响庭审的正常进行;或者多人强行冲进法庭,破坏法庭设施等。二是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这里的司法工作人员包括法官、检察官、法警等。只要对他们实施了殴打行为,并且达到了一定的危害程度,就可能构成此罪。三是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比如,在法庭上对法官进行辱骂、诽谤,经法庭多次警告制止仍不停止,造成法庭秩序混乱。四是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比如故意砸坏法庭的桌椅、电脑等设施,或者抢夺、撕毁重要的诉讼文书、证据等。 最后,关于犯罪客体,扰乱法庭秩序罪侵犯的客体是法庭开庭审理案件的正常活动和秩序。法庭是司法活动的重要场所,维护法庭秩序是保障司法公正、顺利进行审判的基础。任何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都是对司法权威和正常司法活动的挑战。 总之,认定扰乱法庭秩序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体身份、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行为所侵犯的客体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并且达到了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程度,才能以扰乱法庭秩序罪定罪处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