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了车后如何判定肇事逃逸?
我前几天开车和别人撞车了,当时有点慌,没等交警来处理就离开了现场。现在很担心这会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想知道法律上对于撞车后判定肇事逃逸是怎么规定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算逃逸,什么样的不算?
展开


在法律层面,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这是一种主观上故意逃脱责任的举动。 对于撞车后判定肇事逃逸,关键在于判断当事人是否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一般来说,如果撞车后,有以下情形之一通常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一是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二是当事人自认无责任,驾车离开;三是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却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又返回;四是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五是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六是接受调查期间逃匿;七是离开现场并且否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表明应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八是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且强行离开现场。 不过,并不是所有离开现场的情况都算肇事逃逸。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自己并非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比如是为了及时送伤者去医院急救,且在事后积极配合警方处理事故等,就不应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所以,判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