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由其他公司发放时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在探讨工资由其他公司发放时如何确定劳动关系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报酬并进行管理的一种关系。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中明确指出,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第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第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第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在工资由其他公司发放的情况下,判断劳动关系不能仅仅依据工资发放主体。首先,要看劳动者实际为哪家公司提供劳动。这里的“提供劳动”是指劳动者具体从事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是由哪家公司安排和管理的。比如,劳动者每天去A公司上班,接受A公司的工作安排和考勤管理,虽然工资由B公司发放,但从实际劳动的角度,劳动者是在为A公司付出劳动。 其次,要看哪家公司对劳动者有管理权力。管理权力体现在制定规章制度并要求劳动者遵守,对劳动者的工作进行指挥、监督和考核等方面。如果劳动者需要遵守A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A公司对劳动者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价,那么A公司对劳动者具有管理权力,这是确定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工资发放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工资由其他公司发放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比如代发工资、关联公司之间的财务安排等。不能仅仅因为工资由B公司发放,就认定劳动者与B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例如,A公司和B公司是关联企业,为了财务结算方便,由B公司代A公司发放工资,这种情况下,不能改变劳动者与A公司的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在这些程序中,劳动者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工作证、考勤记录、工作成果、同事证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