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该如何确定案由?


在探讨医疗事故如何定案由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案由。案由简单来说,就是案件的名称,它能反映出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和纠纷类型。对于法院而言,准确的案由有助于其正确适用法律和确定管辖;对于当事人来说,合适的案由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第一步。 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与医疗事故相关的案由主要有“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引发的纠纷。这里的过错包括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 在确定案由时,首先要明确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事件,才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进而考虑以相关案由进行诉讼。 当患者认为自己遭遇了医疗事故时,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以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以及这种过错与自己的人身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些证据对于确定案由和后续的诉讼非常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纠纷主要是围绕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是否导致了患者的损害,那么“医疗损害责任纠纷”通常是比较合适的案由。但如果纠纷涉及到医疗服务合同的履行问题,比如医疗机构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此时也可以考虑“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作为案由。 此外,在确定案由时,还需要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争议焦点。不同的案由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举证责任分配和法律适用。例如,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一般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即医疗机构需要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而在“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中,则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总之,确定医疗事故的案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证据情况、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争议焦点等。如果当事人对案由的确定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案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