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发明专利怎样确定侵权?

我有一项发明专利,最近发现市场上有类似产品,不确定对方是否构成侵权。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发明专利确定侵权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判断依据呢?
展开 view-more
  • #专利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确定发明专利是否侵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发明专利侵权。简单来说,发明专利侵权就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在判断发明专利侵权时,通常采用“全面覆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如果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那么就落入了该专利的保护范围,构成侵权。例如,专利权利要求中规定了某产品必须具备A、B、C三个技术特征,而被控侵权产品也具备了这三个技术特征,那就很可能构成侵权。这一原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除了全面覆盖原则,还有“等同原则”。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相比,虽然在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上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在本质上是等同的,也就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也应当认定为侵权。比如,专利中的某个技术特征是用螺丝固定,而被控侵权产品用的是卡扣固定,螺丝和卡扣在实现固定功能上基本相同,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想到这种替代,就可能适用等同原则认定侵权。 此外,在判断侵权时,还需要注意“禁止反悔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为了获得专利权或者维持专利权的有效性,对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了限缩性的修改或者陈述,那么在侵权判断时,就不得再将通过这些修改或陈述已经放弃的内容重新纳入专利保护范围。这有助于防止专利权人在申请专利时为了获批而缩小权利要求范围,在侵权诉讼时又扩大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这些原则都有进一步的规定和解释。 总之,确定发明专利侵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运用相关的法律原则,必要时还需要借助专业的专利律师或技术专家的帮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