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发明专利是否侵权?


确定发明专利是否侵权,是一个严谨且需要专业判断的过程。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新的、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并且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和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发明专利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判断发明专利侵权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法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也就是说,权利要求书里明确记载的技术特征,构成了该专利的保护范围。比如,一项关于新型手机充电器的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详细描述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充电方式等技术特征,这些特征就界定了该专利的保护边界。 第二步,分析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需要将被控侵权的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进行逐一比对。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面覆盖原则,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那么就构成侵权。例如,专利权利要求书里记载了某设备有A、B、C三个技术特征,而被控侵权设备也具备A、B、C这三个特征,就很可能构成侵权。另一种是等同原则,当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中的某个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对应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也认定构成侵权。 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些抗辩事由。例如,专利无效抗辩,如果被控侵权方能够证明该专利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条件,如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等,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专利无效。还有先用权抗辩,如果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权。 在收集证据方面,要收集能够证明专利权利有效存在的证据,如专利证书、专利年费缴纳凭证等。对于被控侵权的证据,要收集被控侵权产品的实物、销售合同、发票、宣传资料等。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申请证据保全,防止证据灭失。 总之,确定发明专利侵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术分析。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