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数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


在环境污染事件中,当涉及数人侵权的情况时,认定侵权责任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法律依据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数人环境污染侵权。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主体,通过污染环境的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或者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比如,有几家工厂都向同一条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水被污染,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受到影响,这就是典型的数人环境污染侵权。 对于数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条规定:“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这就意味着,在认定责任时,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如果数人的行为能够确定责任大小,那么他们就按照各自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通过专业的检测和评估,确定A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高、排放量大,对环境损害的作用明显更大,那么A工厂承担的责任比例就会相对较高。 要是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数人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还存在一种情况,如果数人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环境污染领域,如果多个侵权人之间存在意思联络,比如几家工厂共同商议并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那么他们就要对损害后果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受害者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侵权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承担责任的侵权人有权向其他侵权人追偿。 综上所述,认定数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每个侵权人应承担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