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抽逃出资?
我是一家公司的小股东,最近感觉公司有个别大股东的行为不太对劲,怀疑他们存在抽逃出资的情况。但我不太清楚到底怎样才能判断是抽逃出资,想了解一下判断的标准和方法,以免自己的权益受损。
展开


抽逃出资指的是公司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将其出资部分或全部暗中撤回,却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一种违法行为。判断抽逃出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行为表现来看,有以下常见情形。其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比如公司实际上没那么多利润,股东却通过做假账的方式,把公司资金以利润分配的形式拿走,这就可能是抽逃出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这种通过虚构利润分配来转移出资的行为,可认定为抽逃出资。 其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例如股东和公司虚构一笔债务,然后公司把资金转给股东用于“还债”,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笔债务,这也属于抽逃出资的手段。 其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一些股东利用自己和关联方的关系,和公司进行不合理的交易,把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关联方那里,本质上也是抽逃出资。比如股东让公司高价购买关联方的劣质产品,从而让资金流向关联方。 其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只要是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把股东的出资从公司拿走的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抽逃出资。 从证据方面判断,需要查看公司的财务记录、银行流水、合同协议等资料。如果发现资金的流向异常,比如股东出资后短期内资金就以不合理的理由转出公司,且没有正当的业务往来作为支撑,那就很可能存在抽逃出资的问题。同时,股东之间的沟通记录、会议纪要等也可能成为判断的依据。比如会议纪要中显示股东有转移资金的意图等。总之,判断抽逃出资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和证据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