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驾驶车祸如何定责?


在探讨无证驾驶车祸怎么定责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本概念。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简单来说,就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现场的勘查、证据收集等情况,来确定事故中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在无证驾驶的车祸中,事故完全是由无证驾驶者的过错造成的,比如无证驾驶者闯红灯、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那么无证驾驶者就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种是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例如,无证驾驶者虽然没有驾驶证,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另一方当事人突然违规变道,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过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责任,可能无证驾驶者承担次要责任,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第三种是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不过在无证驾驶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因为无证驾驶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通常会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产生影响。 此外,无证驾驶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无证驾驶不仅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还会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 总之,无证驾驶车祸的定责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无证驾驶会增加驾驶者在事故中的责任风险,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要取得合法的驾驶证后再上路行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