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销赃金额高于赃物价值该如何认定?
我之前遇到个事儿,我家东西被偷了,后来小偷被抓到,发现他把东西销赃的金额比东西本身价值还高。我就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盗窃销赃金额高于赃物价值的情况,到底是按哪个金额来认定犯罪数额呢?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当遇到盗窃销赃金额高于赃物价值的情况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认定犯罪数额。 首先,我们来明确“盗窃数额”的概念。盗窃数额指的是犯罪人通过盗窃行为所获取的财物的价值。一般情况下,会按照被盗财物的实际价值来计算盗窃数额。这是因为盗窃罪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被盗财物本身的价值是衡量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这表明在正常情形下,会优先依据财物本身的价值来确定盗窃数额。 然而,对于销赃金额高于赃物价值这种特殊情况,司法机关通常还是以被盗财物的实际价值来认定盗窃数额。因为销赃金额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销赃者的欺骗手段、购买者的不知情等,不能真实反映盗窃行为所直接侵害的财物价值。 不过,销赃金额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虽然它不用于认定盗窃数额,但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如果销赃金额远高于赃物价值,可能反映出犯罪人在销赃过程中采用了一些较为恶劣的手段,或者该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其他不良影响,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适当从重处罚。 综上所述,当盗窃销赃金额高于赃物价值时,盗窃数额一般按赃物实际价值认定,而销赃金额可作为量刑情节在审判中加以考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